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4章(1 / 2)





  大眼贼给我的那个老朝奉的地址,就是在郑州。

  刘一鸣也罢,烟烟也罢,他们都是五脉中人,考虑事情自然要从大局出发,学会利益为先。但我对五脉,实在没什么感情,我有恩于五脉,五脉可无恩于我。许家的仇,别人可以罔顾,我却绝不会罢手。

  当然,我已经答应刘局和烟烟了,暂时不去动老朝奉,自然说话算话——不过,我可没答应不去调查外围线索。

  我是这么打算的:在郑州查而不动,一有所得,立刻收手,等到学会腾出空来,再继续追查不迟。我出发之前,已经在四悔斋里打好了埋伏,封门闭户,说去外地收货。我算过了,去郑州最多一礼拜,神不知,鬼不觉,只要赶在烟烟回来之前返回就行了。

  大眼贼失风被抓,说不定老朝奉很快就会觉察。如果因为耽误几天而错失了这么一条线索,到时候可没后悔药吃去。

  我就这么躺在卧铺上胡思乱想,昏昏沉沉睡了过去。过了十来个小时,列车员把我叫醒说到站了。我揉揉眼睛,往外一看,看到窗外的月台上立着一面硕大的站牌,白底黑字,写着“郑州”二字。

  我心想,这就算是进了敌营啦。

  玩古董的人都知道,河南是古玩大省,开封、洛阳、安阳三地呈鼎足之势。而这三地的古物,则汇聚于省会郑州。郑州自古就是七郡道口、五路通衢,是重要的文物流通集散地,卓然自成一番格局。想要在河南文物市场分一杯羹,郑州是必须要掌握的枢纽。因此各路神仙在此都有势力,错综复杂,水一点不比京城浅。据说五脉数次南下,想要把郑州收入麾下,结果只能换得一个听调不听宣的结果,可见此地之凶险。

  我出了熙熙攘攘的郑州站,先在街边的小摊子上吃了一大碗胡辣汤。这玩意儿看似是漫不经心的乱炖,实则滋味无穷,一口辛辣面汤滑入胃里,跟手指头摸了电门似的,全身都麻酥酥的,格外舒坦。我就着两个油饼把这一碗胡辣汤喝了个底朝天,觉得一夜疲劳全都被辣出了体外,斗志昂扬。

  我这次来郑州,背着刘家,所以五脉的人脉是不能用了,只能孤军奋战。一念至此,我非但没有畏惧,胸中横生一股豪气来。老朝奉与我许家三代恩怨,是时候由我做个了结了,是生是死,我都绝不会回头。

  “这一封书信来得巧,天助黄忠成功劳,站立在辕门三军晓,大小儿郎听根苗……”我不由得开腔唱了几句《定军山》,然后打了个饱嗝,从怀里掏出一张小纸条和一张地图来。

  这小纸条是我在审讯大眼贼的时候偷偷抄的,里面写的就是老朝奉留下来的地址。方震那个家伙,大概是猜到我的心思,把审问记录看得特别死,不让我接触。我施展浑身解数,才从记录的小警察那里骗来。

  我拿着这纸条和地图,一路按图索骥,倒了几趟公共汽车,终于找到一处十字马路的交叉口。这一带是老城区,放眼望去一片片都是灰瓦平房,巷道交错,远处几栋楼房的工地正在动工,但一时半会儿还改变不了整体风格。在这些平房之间还有一条隆起的土包,长条形状,上面长着一层薄薄的青草,在这一片房海之中显得特别突兀。

  我附近问了一下,才知道这是当年商代城墙的结构遗迹,不由得多看了两眼。真不愧是郑州,上古遗迹随处可见。几千年前的东西,就这么堂而皇之地夹杂在嘈杂的居民区里,显得别有意趣。

  纸条上的地址,在附近一条巷子的尽头,是处其貌不扬的平房,商代城墙遗址就在房后,看着好似这户人家的后山。我走到门口,看到大门上吊着一把锁头,门外挂着一个墨绿色的邮筒,旁边是个鲜奶箱,上面用粉笔歪歪扭扭写着门牌号。

  我没着急敲门,而是谨慎地在周围转了一圈,找到巷口的一家小卖店。店主是个胖胖的大婶,开始对我爱答不理,等到我掏钱买了两板五号电池和一卷乐凯胶卷,她的态度一下子变得热情起来。我借机跟她攀谈,打听这家人的情况。

  套话是玩古董的人必备的技能,俗称舌头耙子,舌头一摆,就能从对方那里耙出想知道的事。胖大婶一个普通中年妇女,对我根本没什么戒备心,三两句话我就把那家人的底细摸清楚了。

  这户人家姓阎,户主叫阎山川,是个报社记者,媳妇在中学当语文老师,家里有个七岁的小孩子。不过据胖大婶说,阎山川是跑财经新闻的,媳妇也很本分,没听说过这家人跟古董、文物什么的有关系。

  当然,这说明不了什么。如果他们真跟老朝奉有勾当,不会让外人知道的。我告别胖大婶,在附近的五金店买了把改锥,趁巷子里没人,悄悄撬开了阎山川家的信箱。信箱里只有一份《河南日报》,一份《郑州晚报》,报纸都是当天的,上面什么记号也没有。

  我把东西放回去,信箱关好,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巷子,在附近找了家叫爱民的小旅馆住下。次日一大早,我在地摊上买了一架玩具望远镜,爬上那座商代城墙遗址。这里可以俯瞰阎山川家,进出动静一目了然。

  我连续观察了三天,基本上摸清了这家人的作息时间。户主阎山川每天早上六点半出门,他媳妇每天早上七点带孩子出门,中午都不回家。晚上五点孩子自己放学回来,拿钥匙自己开门。他老婆六点带着菜回来做饭,阎山川差不多要七点以后才回来。送报纸的邮递员每天下午两点准时投递,就送两份报纸,没有明信片或信件,晚上阎山川媳妇回家的时候开信筒取走。

  这个状况让我非常迷惑不解。

  大眼贼从老朝奉这里买的是一个低伪仿明玉壶春瓶,根据他的口供,一共花了二百五十块钱,那么老朝奉从中赚到的利润,应该是在一百块左右。这个利润率很高,但绝对数不大。老朝奉要靠这个渠道赚钱,每日起码得有十件二十件的走货量,才能形成规模,像这个接生意的档口,三天居然连一笔生意都没有,实在不合理。

  我心想,莫非屋子里暗藏玄机?得找个办法进屋里头看看。

  阎山川家里倒是经常没人,可这里离大街不远,人来人往很是嘈杂。再说邻居大婶已经认识我了,贸然闯进去,万一被人当小偷抓起来,可就得不偿失了。于是我就把主意打到他们家孩子身上。他们家孩子阎小军上小学二年级,每天下午放学后,和同学一起站队回家,到大街口他才离开队伍,掏钥匙进家门。

  这是一个好的突破口。我弄了一顶记者帽和夹克衫,又去玩具店里花两百块钱买了一个变形金刚,还是那种组合金刚,叫大力神。我捧着塑料盒子,等在巷子口。快到五点的时候,我远远看到一队小学生站队回家,连忙迎了上去,大声叫他的名字:“阎小军!”

  一听我喊,队伍里一个小孩子立刻转过头来。他打量了一下我,发现根本不认识,一脸迷惑,但眼睛一扫到我手里的变形金刚,就转不动了。

  变形金刚对小孩子的吸引力,不啻于《兰亭集序》真本对书法家的诱惑。我故意把变形金刚捧在身前,满面笑容地说:“小军你忘啦?叔叔跟你爸是一个单位的,还抱过你呢。你爸爸给你买了个变形金刚,他有事,让我先给你送过来啦。”

  我故意当面大声说,他那些同学纷纷投来羡慕的眼神。小孩子特别敏感,阎小军顾不得质疑我的身份,一把接过变形金刚,这手就撒不开了。我哈哈大笑,说还不谢谢许叔叔,他连忙说谢谢许叔叔,不忘得意地回首瞥了一眼队伍。

  我顺理成章地摸摸他的头,说你爸爸一会儿就回来,我给你送回家去,在那儿等他吧。阎小军被变形金刚弄得头昏脑胀,一点也没起疑心,掏出钥匙把我让进他们家去。

  阎山川家进门是一个小客厅,立着个塑料圆桌。里面分成两间,一间大人住,一间小孩子住,都用梅花布帘挡着。厅里的五斗橱上搁着一台松下21英寸彩色电视机,旁边还放着一套卡拉ok机。再远处是个书架,书架旁支着一架雅马哈的电子琴,旁边墙上是俩人结婚照片,有道裂痕。

  看来阎山川的家境还不错,只是无论如何也看不出这家里跟古董有半点关系。我扫了一眼书架,上面的书花花绿绿,不是杂志、工具书就是股票、时尚类的书,最旧的也是七八十年代的。

  我把阎小军叫过来,问他爸爸妈妈平时都在家里做什么,阎小军说摔跤。我一听,不由得打了个哈哈,这熊孩子真是什么都说……我问除了摔跤呢,小军说吵架。我耐着性子启发小孩子,说你再想想,有没有收到过什么信或者罐子花瓶什么的?

  阎小军眼睛一亮,说我爸爸有好东西,藏在我屋子里的床底纸盒箱子里。我按捺住激动心情,让他带我去找。这小孩子也属于没心没肺型的,带着我就进了他的小卧室,撅着屁股从床底下拖出一个大纸壳箱子,上面还拿胶带封着。

  拆胶带最好是用蒸汽熏,不露痕迹。但我看看时间快六点了,怕他媳妇回来,急中生智,把箱子颠倒过来。果然这纸箱子底下没封胶,就是四个折口交错叠在一起。我跟阎小军说你去玩变形金刚吧,这边有叔叔呢。这孩子居然就大大咧咧跑出去了,估计已经快忍不住了。

  我把箱子拆开一看,一口血喷出来。原来里面装的是一摞香港的《龙虎豹》杂志,上头一个个裸女搔首弄姿。我能理解阎大记者为啥把它藏在这里,不过这显然不是我想要的,赶紧又放回箱子,原样放到床底下。

  我回到厅里,就听外头一阵自行车叮铃铃地响,朝外一看,阎小军他妈居然拎着菜提前回来了。我暗叫不好,赶紧把阎小军拽过来,装作教他玩变形金刚。他妈推门一进来,发现屋子里有个陌生男人,吓了一跳。我放下变形金刚,满面笑容伸手过去,说嫂子你好,我是阎山川的同事,有人给小军捎了套玩具,阎哥让我带回来。

  碰到这种情况,绝不能着急走,一走就显得心虚。狭路相逢勇者胜,你得主动滔滔不绝地讲话,让对方脑子里没有思考的余暇,才有机会先声夺人,我这么一说,她一下子就愣住了,一时间反应不过来。我乘胜追击,又接了一句:“阎哥给我看过您照片,您本人看着可年轻多了。”这一句话,先解释了我俩没见过面,又顺势恭维了一番,消除敌意。阎山川的媳妇被我连消带打几句话说得晕头转向,把菜搁到一旁,讪讪道:“这个老阎,也不跟我说一声,我好去多买点菜。”

  “不用了,嫂子,我这还有别的事,马上就得走了。”我摆了摆手,身子却不动。阎山川媳妇一听我要走,赶紧说你专门送东西过来挺辛苦,好歹留下来吃顿便饭吧。她说出这话来,说明疑心已经消除大半,我接下来只要把离开的意思再表达得坚决一点,她客气两句,把我送出门,这一关就算是过了。古董商人多少都有点演戏天赋,这些手段对付普通老百姓简直太容易了。

  我暗自松一口气,正盘算什么时机离开最好。不料门外忽然又是一响,我和她同时转头去看,看到一个中年人推门走了进来,正是阎山川。

  这一下子饶是我心理素质好,也不由得惊慌起来。老天爷你也太混蛋了,平时夫妻俩都准时准点,怎么今天这么寸,全都提前回家啊。

  阎山川看到屋子里多了一个男人,立刻警惕地停住脚步,朝我瞪过来。我知道,如果给他以思考的时间,不消两秒我就会大难临头。我急中生智,拿出鉴别古董的眼光扫了他一眼,看到他脸色潮红隐有酒气,心中立刻有了计较,上前一步劈头喝道:“山川!你这喝酒的老毛病怎么还没改,怪不得升不上去!”

  阎山川听到这话,肩膀一颤,脸上居然浮现出些许羞惭神色,显然被我说中了心思。

  其实这事说来也简单。屋子里摆放着不少酒瓶,结婚照还摔裂了一半,再加上刚才阎小军说爸妈总吵架,说明家里矛盾重重。一个事业单位的中年记者,居然还住在这种小平房里,显然在单位里混得不怎么样。阎山川的不得志,就算不是家庭矛盾主因,也是重要原因之一。这会儿才六点,阎山川一身酒气回来,一定不是应酬吃饭,很有可能是自己喝闷酒去了。

  综合这些线索,我再稍加发挥,一下子正中了他的要害。我趁机快步走到他跟前,语气半是劝诫半是斥责:“小军都这么大了,嫂子多不容易,你是家里的顶梁柱,得争点气啊。”

  “你是……”阎山川有点蒙了。我不由分说打断他的话:“是!我是外人,可有些话就得外人来说!”我把嘴凑到他耳边,压低声音道,“床底下的书,嫂子可都知道了。”阎山川眼睛一鼓,顿时大为紧张,支支吾吾解释说那是大钟送的。他媳妇柳眉一立,已经听出有些不对劲了。我长长叹息一声,指着他媳妇说:“这话啊,你自己去跟嫂子解释吧,我不管了!”

  这句话是最狠的,我故意不挑明什么事儿,他们夫妻俩只要有矛盾,肯定会自动代入进去。这一招“祸水东引”果然奏效,阎山川媳妇脸色阴沉下来,不定想起什么陈年宿怨。阎山川想解释,却又不知该从何说起。我趁这个空当,怒气冲冲推门而出,还故意把门重重摔上。

  出了门以后,我头都不敢回,一溜烟儿跑回了爱民旅馆。进房间以后我一屁股坐到沙发上,背后已经被冷汗溻透。说实话,这事我做得有些不地道。我与老阎往日无怨,近日无仇,却要他平白替我承受这飞来的无妄之灾,但我别无选择,看以后能不能找机会补偿吧。

  我坐在沙发上把气儿喘匀了点,又起身拿起暖瓶给自己倒了杯热水,心里才慢慢恢复平静。